敢與爭鋒 | 美國大豆的可持續之路
可持續性是全球關注的農業議題之一。由于經濟的發展使全球食物需求成倍增長,未來農業將不但要滿足全球90億人口對食物數量及質量的需求,還要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惡化等帶來的諸多風險,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生產才能夠保證土地等資源不被過度消耗,并確保農業作物的安全生產和穩定供應。如今“可持續性”也成為各國消費者在購買大豆時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。
美國大豆產業一直將“可持續”這一概念視為重中之重,并通過多種策略和途徑推進可持續種植和生產,響應全球買家和消費者對于安全和可持續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,全力保障高質量、可持續生產的大豆的可靠供應。

·? ?美國豆粕對家禽碳足跡的總體影響較小

2013年,美國大豆產業組織連同數州大豆基金會和相關行業伙伴,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土壤保護法律法規體系,結合超過27.5萬個美國大豆農場的最佳實踐作為“大數據”背景,采用獨立的國際貿易中心(ITC)基準工具,制訂了美國大豆可持續保障計劃(SSAP),美國大豆從而擁有了全面透明的衡量標準和“身份證書”。
隨著可持續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,越來越多的國際大豆買家相信,選擇以可持續和環境友好的方式生產的大豆,對保護地球環境至關重要。SSAP則成為美國大豆產業滿足客戶這一需求的重要工具,也被包括歐洲飼料生產商聯合會(FEFAC)等多家行業協會和進口企業所認可。在2019/20銷售年度,SSAP認證的可持續美國大豆在全球范圍內的出口量為2,130萬公噸,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39%。
美國大豆可持續保障計劃下載(英文)
https://daredev.wpengin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0/11/20180416-U.S.-Soy-Sustainability-Assurance-Protocol-low-res-1.pdf
美國大豆產業最近的研究報告《美國大豆:全球可持續發展承諾》介紹了美國大豆種植實踐如何支持聯合國(UN)的可持續發展目標(SDGs)。SDGs包括17個目標,旨在消除貧困,保護地球,并確保全球在2030年之前實現和平與繁榮。農業是連接所有這17個目標的關鍵之一。美國大豆業對此責無旁貸。
該研究報告確定了美國大豆在環境、社會和經濟方面的15個重要議題,以持續促進美國大豆業在可持續農業領域發揮引領作用。其中,SDG2——零饑餓,是美國大豆產業首要的聚焦目標。大豆消費是人類重要的高質量蛋白質來源,而大豆生產則落實了“目標2:零饑餓”強調的適應力極強的農業實踐。